5/2 今天是蘭嶼的第二天了,昨晚下了一整晚的雨,早上起床最在意的就是天氣
打開房門一看外面,風很大仍然飄著小雨...雖然起床發現全身痠痛及喉嚨痛加重...
這次沒帶備用藥出門,只好打起精神來,梳洗整理或許晚點要出門雨就停了...
今天要開始環島公路了,出門時雨真的停了,但風很大有九級風,好像在颳颱風似的
蘭嶼的公路只有兩條,一條是中橫公路(從紅頭部落通野銀部落/氣象站景點)
一條是環島公路,環繞一圈約36公里,走走停停也要約2小時多,蘭嶼真的比綠島還大
我們從《原鄉地下屋民宿》開始逆向環島公路同時帶著早餐卷沿路看看早餐店
《蘭嶼國小》平日不開放,大門口牆上用拼板舟、飛魚及圖騰妝點,很有蘭嶼的特色
《青青草原》的入口標誌,天氣不佳沒什麼人,進入青青草原看看...
青青草原視野很遼闊...風實在太大了,就沒有去走步道了,趁雨勢空檔時繼續環島
環島公路沿路都有奇岩怪石景緻...
《台電核廢料儲存廠》週邊圍牆都是蘭嶼特色的彩繪...
台灣電力公司在蘭嶼建造低放射核能廢料貯存場,是臺灣唯一的專門核廢料貯存場
貯存場的對面就是美麗的海灣,昨天的浮潛竟然是在台電核廢料貯存場旁...
騎到台電核廢料貯存場地段開始,風大到拿手機拍照都會晃動...
環島公路美景盡收眼底...遠端是野銀部落區,山巒海景很漂亮...
蘭嶼環島公路都是顛簸路面,都是水泥鋪成的路面,不是柏油路...
騎在水泥路上是很顛簸,有些路段狹窄又是碎石路,所以在蘭嶼騎車都要慢慢騎
來到東清部落,看到《東清國小》圍牆有鮮豔的海洋彩繪...很有海洋風味...
蘭嶼第二家7-11開在東清部落,第一家7-11是開在椰油部落
《東清三十三號》位在東清部落7-11旁的巷子內,詢問是否使用早餐卷,確定有使用
店內用餐環境不大,就自己找位置坐,點餐付費時,使用早餐卷超出金額再補差額...
蘭嶼島上的早餐店,其實也不多間,邊環島邊找早餐店,沿路總算找到早餐店...
用完早餐後,去7-11上個洗手間準備離開時,看到對面海邊有人在拍什麼?
走過去往下一看,竟然是一整排的拼板舟好驚喜...趕緊從旁邊下去拍照...
停靠著一整排拼板舟,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真的好美...
東青灣拼板舟美景,怎麼拍都很美...
好美的東清灣...只差沒有藍天白雲...
飛魚季不能體驗拼板舟活動,所以只能拍拍東青灣拼板舟...
每次都只能在電視或網路上,看到蘭嶼的拼板舟畫面,我們環繞半個蘭嶼...
總算如願一睹蘭嶼拼板舟的面貌,讓我為之著迷...留連忘返,拍的不亦樂乎...
《鬼洞》來到這裡看一些年輕人在拍照,詢問這是什麼景點?因都沒有景點指標?
大家都在猜測應該是鬼洞,有人走進去看看,出來說很黑暗...地面有積水...
下過雨,裡面都溼答答的會弄髒衣褲,看起來毛毛的,就沒有進去了...
《鬼洞》其實還是很醒目,就在馬路旁的一個小山洞
觀看洶湧的海浪拍打著礁岩...
《軍艦岩》應該角度不對,拍起來都不像...
由珊瑚礁岩形成的軍艦岩就如同停泊在海面上的一台軍艦。相傳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數度將其誤以為是真正的日本軍艦,不斷從上空投放炸彈。(摘自蘭嶼鄉公所貼文)
來到《朗島部落》看到羊群很悠閒地爬高爬低...同時還看到拼板舟...
原以為一整排拼板舟只在東清彎,原來朗島部落也有拼板舟,還有多人座的拼板舟
看到有插上羽毛裝飾的拼板舟,蘭嶼是有一些禁忌的...所以不可以隨意搭乘與碰觸
朗島部落的《朗島國小》
經過這裡看到外觀是拼板舟的造型,很特別,原來是《迦南園船屋餐廳》
看到解說員帶著一群人在觀看洞口,查看四周都沒看到任何景點的指標...
騎過去看到有幾個洞口緊鄰在一起,也有看到十字架,應該是《五孔洞》
《五孔洞》屬火山集塊岩經海蝕作用後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觀...
《五孔洞》現在也是蘭嶼天主教會的朝聖地,各地教友都會來此交流...
《坦克岩》是由火山噴出的碎屑物堆積而成,形狀就像少了砲管的坦克車,因此而得名
隨處可見閒晃的羊群在吃草...
環島公路上的奇岩怪石
環島公路一景
蘭嶼環島公路上,唯一的隧道,隧道是火山熔岩所形成的
天氣不佳依舊看到好多人在浮潛...
環島公路一景
終於逆向環島來到開元港...
看到客輪入港...
觀看客輪入港之後,想說這幾天都沒吃到水果,就去海洋超市買一小串香蕉來現吃...
順便休息一下,想不到沿路都是顛簸路面,加劇了我全身痠痛...還是要提起精神來
逆向環島公路,好像無法正視看到景點,老公就說那就再來順時鐘再環島一週...
蘭嶼環島公路上,唯一的隧道,方向不一樣,看到的景色與畫面,真的會有些不一樣
《鱷魚岩》鱷魚岩由火山噴出的碎屑物堆積而成,因為侵蝕作用岩石節理破裂
如同鱷魚粗糙般的皮膚,岩石由海岸邊凸起並仰天張口,狀似鱷魚而得名
《玉女岩》在環島公路旁中間中空,裡面還夾著一塊小岩石,形狀奇特而優美
又名夫妻岩或陰陽石,其造型奇特且頗富聯想
《雙獅岩》蘭嶼最著名的風景區,岩塊遠望像極了雙獅對臥
在環島公路上看到好多羊群,及後面的一群白鷺鷥都聚集在一起
在蘭嶼隨處可看到,羊爬到海邊的礁岩上,或羊群逛大街,這是蘭嶼的特色景觀...
《野銀部落地下屋》路邊剛好看到沙士先生,在招攬地下屋導覽介紹一人250元
來到蘭嶼就來了解體驗,蘭嶼傳統建築地下屋,從外到內一一向我們解說原由
因應蘭嶼高溫多雨、多颱風,就向地下挖出一個坑,完全就地取材,面向大海建造
以石頭與木板搭建的地下屋,地下屋的周圍用鵝卵石建造的牆壁,有極好的排水系統
不用擔心地下屋會淹水,黑色屋頂是塗上瀝青防水,在夏天可以防熱、冬天防寒...
可以發現屋頂幾乎跟周圍地面齊高,保護居民不受自然災害侵擾
主屋門口靠背石,是家庭的休憩地,這跟我們住的民宿一樣有靠背石...
走石階下去,房子非常的矮小,門口拖鞋之後,要用爬的進去屋內,門口很小...
很怕被卡到...天花板低矮,無法站立,只能坐或躺,又悶又熱的感覺...
廚房做飯區,這麼狹窄肯定滿頭大汗,另一區是燻飛魚區,屋內都燻得黑嚕嚕...
屋內上面掛滿打獵的戰利品及魚骨,睡覺空間剛好老公的高度
沙士先生是經過層層關卡,才考取地下屋解說員的,還有門牌號碼
我們身上所穿的手持短劍,是野銀部落的戰鬥服,打架用的裝備,都是用椰子殼做的
我們待在傳統地下屋內,不到10分鐘整個大飆汗,聽完解說就趕快爬出來透透氣...
傳統地下屋,外面是工作休息的涼亭
鋼盔岩/形狀像似軍人鋼盔帽,缺口處就是帽沿,十分特別
《象鼻岩》為火山噴出的岩頸地貌,遠看簡直就是隻大象
在海岸邊用長長的鼻子在戲水,造型非常可愛
《龍頭岩》是隆起的珊瑚礁岩,因形似一頭張牙舞爪的龍而得名
終於來回兩次環島公路結束了,來到蘭嶼鄉公所...拼板舟彩繪外牆...
還有拼板舟造型的石凳,很有蘭嶼的特色!已經是中午了,準備去吃午餐了...
蘭嶼環島公路繞一個大圈,就會通過六個部落, 從開元港逆時鐘來看...
分別是椰油、漁人、紅頭、野銀、東清、朗島,每個部落各有特色...
環島公路充滿各式各樣的山海美景,無論是順時鐘騎,或逆時鐘騎,景色都不一樣
看到的景色與畫面,真的會有些不一樣,因風太大所以就沒有騎中橫公路了...
民宿小老闆也曾說,風太大不建議騎去中橫公路/氣象站,又陡又難走的蠻危險...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