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美麗的《伯朗大道及金城武廣告拍攝處》接下來準備到花蓮《馬太鞍》吃午餐
從台東池上到花蓮《馬太鞍》還有一段距離...終於來到《馬太鞍溼地》
用餐地點《欣綠農園》要來品嚐不一樣的原住民《野菜料理風味餐》~巴豆妖~
馬太鞍濕地就在光復糖廠斜對面,是阿美族人世居生活地,擁有豐富的濕地生態景觀
~巴豆妖~大夥就直接往餐廳去了,中午大約1點半才用餐
飯桶打開來以為是白米飯,沒想到卻是我們中餐的主食紫米飯
紫糯米混合白米煮出來的飯,非常有Q勁...真得好好吃
新鮮土雞,肉質鮮甜有嚼勁...
擺盤精美的涼拌菜,有山蘇、過貓、苦瓜、金針,口感清爽
這道不是海蜇皮喔!是《涼拌山豬皮》是花蓮的特產
老公還問我怎麼知道的?以前參加團體旅遊,也是在花蓮吃過這道《涼拌山豬皮》
《鹽烤吳郭魚》小時候也曾吃過,及十幾年前參加旅遊時,也是在部落裡吃到的美食
這道《鹽烤吳郭魚》是這裡的招牌菜,上菜後,會有服務生來幫我們把魚皮給撥開
好厲害〝筷子劃兩下〞魚皮就可以翻開了, 肉質鮮甜,沒有吳郭魚的土味
好豐盛的野菜料理風味餐
吃飽之後,再等待體驗石煮鍋時,先到外頭走走看看...
這棟屋子就是中午用餐的地方,荷花池,季節還沒到,所以沒有荷花可欣賞
巴拉告捕魚說明告示牌
此處的美景可說是一望無際,看看綠色植物,心情好舒坦...
這裡是讓遊客體驗阿美族人特殊的捕魚方式《巴拉告》捕魚區
生態捕魚池是利用大自然一些材料,三層的架構。底層是以筆筒樹或是中空的竹子筒子來魚進去的時候有棲身之處,中間的是利用九芎的樹隻樹幹綑綁而成,錯綜複雜的空隙空間得以讓小小的魚蝦棲身,最上層附蓋了細條的檳榔葉或是棕梠葉,使用長竿給予固定,避免建造的基地被水沖走。(網路資訊)
《巴拉告捕魚裝置》這個神奇的東西真的能補魚喔!它分為三層:竹筒、竹子、樹枝,上層-樹枝是給浮游生物住的,中間-竹子是給小魚、小蝦住的,底層-竹筒是給鰻魚、鱔魚、土虱住的,將這巴拉告設施給組合好之後,就可以放進水裡...等待魚兒自己跑進來住。(網路資訊)
其實這個東東也是一個小型的食物鍊,詳細的說法參考這個網站巴拉告生態寶藏
吃飽飯後稍作休息閒逛,緊接著就是《巴拉告石煮鍋》活動
原住民朋友已先將石煮鍋的食材,都事先準備好了,開始《石煮法鮮魚湯》
先將石頭放在柴火上燒到紅,接下來將燒紅的石頭先過水洗一下...
然後就放入竹鍋中...一顆接著一顆的放...
一會兒就見竹鍋的食材強強滾了,石頭當然也要一直換...此時就聞到很鮮甜的氣味
領隊小馬利用小空檔補充說明,早期若在野外求生存,要練就一身就地取材的好本領
以檳榔葉編成而成的器皿,再把溪蝦、魚肉、野菜、水,等食材丟進去...石煮鍋
利用石頭的熱度,把鮮魚湯煮熟之後,有讓遊客體驗將石頭夾出來...
將石頭全夾出來之後,再放入野菜,接下來再將燒紅的石頭先過水洗一下...
然後放入竹鍋中,一顆接著一顆的放...一下子的時間,竹鍋裡的湯又強強滾了...
竹鍋中的野菜煮熟後,再將石頭全夾出來,這就是石煮法
《野菜鮮魚湯》上桌時,還是強強滾的...
《野菜鮮魚湯》香氣四溢...魚肉鮮嫩...只是湯頭有點鹹,但還是忍不住多吃一碗
《野菜鮮魚湯》裡的野菜,就是旁邊溪裡的野菜...
我們在《馬太鞍》停留的時間不多,所以只能體驗原始的《石煮鍋》
花蓮好山好水,真的處處都是美景,時間過得好快,旅遊也即將告一段落...
接下來就是《花蓮光復糖廠》去吃冰,領隊小馬去購買冰棒,發給大家品嚐
台糖昔日載甘蔗的小火車,今已功成身退,現在還保留著供遊客觀賞、拍照的場景
宗泰食品的阿美小米文化館,是我們旅遊最後一站,同時也是我們選購伴手禮的時間
依依不捨的心情,前往花蓮火車站,搭乘莒光火車返回台北...
領隊小馬怕我們被查票,是否團體票,所以要我們拍下來作證明用
這班次從花蓮開到樹林,只停靠松山、台北、板橋、樹林而已,速度還蠻快
因我們有些人是要坐到板橋,所以在火車上查票時必須再補票
台東綠島三日遊的假期也告結束,帶著滿滿的回憶返回台北...
【花蓮馬太鞍溼地/欣綠農園】
地址: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大全街60號
電話:03-8701861
~台東綠島三日遊/相關文章~
台東綠島三日遊之一/台東卑南/原生應用植物園/植物養生汆燙鍋
台東綠島三日遊之一/機車環島公路/夜訪梅花鹿、大頭竹節蟲(綠島篇)
台東綠島三日遊之二/海洋之家新館(食住篇)/貝殼海草冰(綠島篇)
台東綠島三日遊之三/悠遊池上伯朗大道+天堂路之路+金城武廣告拍攝處